無盡冬日玩家中流傳"養好盾兵就贏了一半"的說法,這話絕非空談。今天我們就從英雄設計邏輯和兵種交互機制出發,帶大家看清盾系兵種是如何在三代英雄更迭中始終穩坐釣魚臺的!
無盡冬日盾兵為什么必須養
1、首先得明確養成階段劃分:熔爐30級到火3是前期,火3到火5算中期,火5之后直到火8就是后期。不同階段盾兵的定位會產生微妙變化,但核心邏輯始終圍繞"進攻型坦克"這個反直覺設計展開。
2、初代雙雄尼莫和熊妹堪稱盾兵革命的始作俑者。按常理盾兵就該是銅墻鐵壁,但策劃偏偏給這倆氪金英雄套上進攻盾的設定。這種看似矛盾的設定,實則是為了凸顯付費角色的獨特性--畢竟他們不能用通用橙碎升星,必須用真金白銀砸出優勢。為了讓玩家甘心買單,盾兵的攻擊屬性被刻意強化,甚至發展出"盾攻"這種另類輸出體系。
3、但直接加強盾兵攻擊會引發平衡災難,所以策劃玩了手絕的:不加強盾,而是削弱弓兵。通過降低弓手防御和血量,同時提升矛兵對弓手的傷害系數,間接放大盾兵的戰場存在感。這種"田忌賽馬"式的數值調整,讓盾兵在二代時徹底成為戰場上的不死小強--雙方盾兵互毆時,后排弓矛只能干瞪眼,戰斗回合被無限拉長。
4、二代最強英雄漁夫看似與盾兵無關,實則暗合兵種克制鏈。漁夫在遠征中的強勢更多依賴專武的集結特效,而盾兵體系的強大讓弓兵始終抬不起頭,間接鞏固了漁夫在競技場和探險中的統治地位。這種"盾強則漁強"的連鎖反應,正是策劃精心設計的生態閉環。
5、三代米婭的出現也沒能動搖盾兵根基。她的雙概率技能看似能逆天改命,但增益覆蓋全兵種,相當于給所有單位套了層強化BUFF。這種設計看似強力,實則延續了盾兵的核心邏輯--當盾兵基礎屬性足夠強時,任何全局增益都會成為他們的助力。米婭的加入更像是給盾兵體系添磚加瓦,而非顛覆既有格局。